新闻中心
NEWS CENTER四川简阳的龙泉山深处,隐藏着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刹——卧龙寺。这里不仅是佛教信徒心中的圣地,更是历代堪舆家眼中的风水宝地。卧龙寺虽然历经沧桑,其主要建筑在“文革”中不幸被毁,但当地山民仍对这片土地充满敬畏与信仰,他们在原址上修起了几间小屋,继续传承着信佛的精神传统。
令山民们意想不到的是,这座看似普通的寺庙,竟曾走出了一位令他们荣光无比的人物——德山宣鉴禅师。德山宣鉴,俗姓周,生于唐德宗建中三年,是简州(今四川简阳市)的骄傲。他20岁时便出家于卧龙寺,研习北禅,经常向僧众宣讲《金刚经》。其佛学造诣深厚,被誉为“名冠成都”的讲经大师。唐懿宗咸通六年,德山宣鉴禅师在湖南常德寺古德禅院圆寂,唐懿宗赐其“见性禅师”谥号,以示对其佛学贡献的肯定。
德山宣鉴禅师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当时,更跨越了时空的界限。台湾佛学大家南怀瑾先生对他赞不绝口,称其为佛学、哲学方面难得一见的大师。由德山宣鉴弟子创立的云门宗和法眼宗,一度成为中国佛教中*的门派,其影响力遍及海内外。如今,分布于越南、韩国、日本、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台湾和香港等地的信徒,每年都要到湖南常德寺寻根朝拜,足见德山宣鉴禅师的影响之深远。
卧龙寺公墓便位于这处风水宝地的核心区域。公墓地处成都东南直线距离约27公里、简阳西北方直线距离约27公里、距离贾佳镇直线距离约10公里的位置,依龙泉山而坐,东南朝西北,主山为扇子山(元堡山),金星落脉结穴,团山堡为父母山,前有扇子山水库为明堂,尖山子为青龙,长梁子为白虎,呈左右合掬之势,长山埂为案山,整个布局宛如一幅精美的风水画卷。
卧龙寺公墓不仅地理位置优越,更是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公墓与卧龙寺相得益彰,共同见证了这片土地的沧桑变迁与人文辉煌。在这里,逝者得以安息,生者得以缅怀,而德山宣鉴禅师的传奇故事,更是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严。